作者: 丁明燁 王世會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3-02-01 09:50
舞龍,俗稱耍龍燈,是廣大農村地區(qū)春節(jié)期間傳統(tǒng)的民俗娛樂活動。每逢喜慶節(jié)日,人們都會組織龍燈會,用以消災納福,祈求平安。同時,也提振一下鄉(xiāng)親們的精氣神。
舞龍時,人們用木頭雕成龍頭,涂上色彩,顯得威武莊嚴,用竹篾扎成圓筒狀的龍身和龍尾,外面罩上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,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,首尾相距約有十數(shù)丈長。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,竿頂豎一巨球,喚作龍珠,作為引導。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,手持龍具,隨鼓樂伴奏,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,完成穿、騰、躍、翻、滾、戲、纏等動作和套路,或游走于街巷,或游走于場院,充分展示龍的精神氣韻,引得眾人爭相觀睹。
“舞龍”最初是一種祭祀。古人認為,龍是海洋的主宰,神力威猛,而海洋主水,龍也自然成了農作物的司雨神。民以食為天,掌管行云布雨大權的龍,間接也就操縱著人的命運。因此,龍被古人奉為神物出現(xiàn)在慶典祭祀中,春節(jié)的“開燈”,就是代表“春祭”,后來才逐漸演變?yōu)橐环N娛樂活動。
在人們心目中,龍集獅頭、蛇身、魚尾、鳳爪于一身,匯勇猛、靈活、友善、高貴于一體,兼具力量、智慧的品格,已成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圖騰。
文/丁明燁 畫/王世會